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息

方向(1920-2003)生於中國江西,畢業於江西省私立立風藝專繪畫科,雖在校期間以西洋繪畫的修習為主,但方向於抗戰時期受其愛國情操鼓舞,開始投入通俗、適合運用於政治宣傳的版畫創作。1949年藝術家隨軍來臺,於金門擔任《正氣中華報》美術編輯,後受聘於政工幹校、中國文化學院、國立藝專教授版畫創作,同時,方向亦編印《木刻研究》、《版畫研究》、《初中美術教材》等書普及版畫教育,並與周瑛(1922-2011)、陳其茂(1926-2005)、李錫奇(1938-2019)等人創立「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定期舉辦展覽、發掘美術人才,是為臺灣版畫界極具影響力之人物。 除版畫外,方向也兼擅油畫繪製,雖整體畫作數量較版畫稀少,但在其藝術生涯中亦可說是持續創作油畫不輟。而藝術家自1962年從日本東京版畫國際雙年展回國後畫風丕變,不僅可見轉為抽象風格的版畫作品,於其油畫上亦可見影響。《春息》即是方向於1968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畫面背景採抽象表現,無具象景深刻畫,僅見交雜的藍、綠色彩,多呈縱向的筆觸線條則暗示著春天的蓬勃生機,而藝術家巧妙地以色彩區隔與陰影描繪將右方萌發新芽的樹木突出於畫面中,呈幾何塊面的樹葉造形亦可見方向對現代藝術(Morden Art)中的抽象風潮之摸索與嘗試。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