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士山區

方向(1920-2003)生於江西省,江西立風藝專畢業,在學受學院派美術教育,奠定了其繪畫基礎,其創作類型主要以各類型版畫為主,油畫為輔。1949年來臺後,期間擔任多項教職,以愛國、抗敵類的「戰鬥版畫」重新喚醒臺灣版畫藝術,可謂戰後臺灣版畫先驅。著有個人版畫集、理論專書等,1962年代表中國赴日參加第三屆東京國際版畫展後,受國際藝術思潮的影響,畫風轉以半抽象為主,造型以簡馭繁,深具巧思。此外,他與陳其茂(1926-2005)、李錫奇(1938-2019)、周瑛(1922-2011)等人創立「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對於版畫人才培育、交流上有極大的影響力。 方向在專精版畫之餘,油畫的創作也沒有停止過,1962年從日本東京版畫國際雙年展回國後畫風鉅變,開始出現抽象風格的創作,於其版畫、油畫上皆可見影響。1978年的《瑞士山區》即可看出些許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對於造型簡化之形式,如畫面前景幅員遼闊山坡綠地、零散的屋舍,與後方高聳的山壁雲海,方向以幾近幾何造型的塊面構成對象物的整體。其色彩以高明度、具統一性的色調來描繪塊面與塊面間的變化。對於物件質感的掌握也是細心刻劃,如:綠地、樹群、屋舍以顏料平塗,山壁則以乾筆層層堆疊,營造其粗糙表面的紋理,如此依據物件性質而選擇技法,皆為藝術家細膩的表現。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