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野柳石鐘

1963年蔡草如到過野柳寫生,野柳特殊的岩礁造型景觀,可能讓他感到特殊而有趣,因而一連畫了好幾張的彩色速描,此圖即為其中之一。此圖以蠟筆為主兼用乾澀毛筆勾勒線條,近觀取景而採邊角構圖,從左上以至右下角連結而成的對角線內,左下角是各式鐘狀的奇形岩礁,右上角則畫拍岸浪瀆,採45度斜下的俯視取景,視覺焦點落在中景巨石和浪濤處,近景虛畫,於左下角以毛筆行草題以「一九六三 野柳石鐘」,未署名款。 此圖中景畫得較實,對比強明而肌理表現較為著力,近、遠景都以比較簡略、象徵、模糊之手法處理,因而畫面焦點凸顯而具節奏感。在線條的勾勒方面,他頗能善用書法性澀進的線條表現機能,因而雖然繪畫材料主要用的是蠟筆,但是仍頗具水墨畫的意趣。雖然簡逸,質感的表現仍然到位;雖僅是速寫,仍然極具畫趣和張力。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