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碧潭

此幅〈碧潭風景〉水彩速寫,係從橋下定點遠眺取景,運用透明水彩宛如大寫意筆觸般的簡潔色塊,建構全畫之大局。然後再以略帶擦筆意味的中鋒乾筆墨線,看似率意醒提數筆,實則筆無妄下。整個畫面也由於這些放逸筆線的醒提,因而從半抽象趨於具象。筆趣俐落而自然,色彩清潤,山光水影,頗富詩意畫境。左上角以乾叉之毛筆題以「1965.碧潭」未署名款和鈐印。 這幅畫面的構圖原本容易形成重複和呆板,如橫貫的吊橋橋面、水面、沙渚坡面、水岸以及接駁沙渚和岸邊的克難木板橋…等,都近於平行線。然而創作經驗豐富的蔡草如,則藉著乾筆墨線勾勒的舟蓬、船頭、鵝群、水紋,以及曲折、起伏的線條,破解其平板。經過簡逸看似率意的乾筆墨線之醒提,讓畫面頓時添增生氣,雖屬速寫習作,亦足以顯見其處理畫面之功力。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