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而作

此圖於1965年曾畫過幾乎一模一樣而名〈日出而耕〉之膠彩畫作,於第20屆全省美展中,以審查委員之身分作示範性的展出。其後可能被省教育廳收購之後,轉撥予所屬之文教機構陳列收藏,目前已不知所蹤。據蔡草如長子國偉所說,此圖取景自旗山一帶,而且草如先生當年完成此圖之際,頗覺合意。經過32年之後(1997)重繪此圖,名為〈日出而作〉,畫面幾乎毫無更動,顯見他對這件作品滿意之程度。左上角署「草如作」,並鈐以陰文「草如」印。(其1965年所作,則署「乙巳年晚秋 草如作」,下鈐一長方形印,印文不詳)。 1997年的這件〈日出而作〉膠彩畫,係以平視角度,側繪一對頭戴斗笠的農家夫婦,牽著一頭黑色的牛。農夫身著白色汗衫,扛著農具;農婦全身包覆而配備齊全,手捥竹籃;耕牛頸背則夾著一束甘蔗,可能為了休息時解渴之用。兩人一牛迎著晨曦,朝田園方向仰然邁進。馬路之對面,幾株老蕉,將朦朧的遠山推出更遠的大氣感。「日出而作」與蔡草如的「朝窗假居」齋名,和其工作精神,都有相近的意涵,或許這也是讓蔡草如感到親切之點。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