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左鎮暮冬

在蔡草如的繪畫創作中,「膠彩畫」是其另一個主要創作的媒材。蔡氏早年雖曾赴日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學習,但在其膠彩畫(東洋畫/日本畫)中卻絲毫不見日本畫的形式與風格,僅見其早期膠彩作品中曾嘗試將水墨畫與膠彩結合為一的企圖,而這些從寫生稿轉化成膠彩、水墨與膠彩兼具的創作,亦成為蔡草如早期繪畫創作的特色,也在全省美展中獲得佳績,進而晉升為審查委員。1960年之後其表現方式有些許改變,從色彩的運用上看,以厚彩方式營造畫面的表現漸漸取代先前水墨式的敷彩方式,如1962年《綠庭》、1965年《原林新生》、1966年《漢拓》、1967年《左鎮暮冬》、1969年《夏》等,可見1960年後用色之差異,且淡彩與線條之表現形式也不見於這些作品之中。 出處:林明賢,《應物成像-蔡草如捐贈作品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頁14~15。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