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日

此圖未署年款,僅於左上角署名「錦添」,下鈐陰文「錦添之印」。「蔡錦添」為蔡草如之本名,1953年開始才改名為「蔡草如」。戰後初期蔡草如積極參加省展,迭獲大獎。但從1951年第六屆省展開始,國畫部出現了另一名為「陳錦添」的同臺角逐者,為了有所區別起見而改名;另方面,他有感於自己天性中有濃厚的「草地郎」個性,而且也欽慕於契合於大自然的一種自適自如的人生,正所謂「草草如如」,因此自此改名為「草如」。此圖署名「錦添」,其完成年代應該在1942年以前。 畫中以棲息石上的一對鴛鴦為主題,雄性單腳佇立,似有所思;雌性趴於石上,轉頭休息,喙尖隱入雙翼之內,熟睡之狀貌。此畫以膠敷彩,色彩清麗雅緻,筆線勻整清秀,並未刻意彰顯線條的仰揚、頓性、起伏、轉折的表現機能,鴛鴦、花卉和水草,均以色彩沒骨描繪,技巧雖尚未臻於成熟而畫境優雅,就畫風而論,應是戰後初期蔡草如剛從日本回國不久所畫。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