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撈魚苗

  林慶雲(1927-2003),是屏東出生的民國初期重要的攝影家。二戰結束後,從日軍南拓農耕隊回到家鄉,考取代書資格並開設事務所,同時成為業餘攝影師。 受1970年代鄉土文學政策影響,以紀實攝影客觀紀錄地區鄉土文化生活,被稱為「時代的眼睛」。1971~1972年,任職於明志工專設計中心,在台北結交攝影同好互相交流,提升攝影技術和概念。執著於細微光影變化,透過不同視點和角度,累積截然不同的個人視覺經驗。   台灣四面環海,受海域優勢和洋流滋養,將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送至沿海地區。台灣漁業自日治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引進新式動力漁船、捕魚器材、技術,為民初漁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作品以九宮格構圖,人物正好落在左下方交集處,手中的漁撈竹竿與海平面的傾斜互補,呈現穩定的畫面。傳統漁業日漸式微,透過林慶雲的鏡頭,看到樸實的漁民和簡易的捕魚網,是賴以為生的生財工具,天然的港灣、豐沛的魚產便是大自然餽贈的禮物。 出處:柯惇敏,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6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