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463女子像

楊啟東(1906-2003)出生於臺中豐原,在臺北師範學校就學期間師從石川欽一郎(1871-1945),曾多次獲選臺展、府展與國外大型藝術展覽,藝術天分備受肯定。相較石川澄澈的透明水彩風格,楊氏以不透明水彩見長,其畫面色塊更顯濃豔,整體肌理亦較為渾厚。而除了本職的學校教育外,楊啟東更參與了「中部美術協會」、「臺中美術研究會」等藝文團體的成立,推動中部美術發展,並在1960年代戮力奔走,影響省立臺灣美術館(今國美館)的興建,是中部美術發展的重要推手。 楊啟東曾以「百美圖」為核心主題,創作多幅描繪女性身姿的作品,媒材涵蓋水彩與油畫,為藝術家生涯晚期的創作重心之一。本作即為楊啟東以水彩繪製的女性肖像畫,可見以冷色調為主的前景人物與以暖色調為主的背景描繪,高飽和度的用色及強烈的冷暖對比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而畫中女子托腮沉思的神情與略被截去的腳部則為「百美圖」系列中常見的人物特徵。此外,本作可見藝術家著力於描繪人物的陰影細節,突出的明暗對比呼應著背景茂生的植物,呈現出明豔的氣候氛圍,而裝飾性強的服飾皺褶亦與背景植物相映成趣,為畫面增添動態趣味。全作以不透明的水彩筆觸架構,筆勢粗獷、層層堆疊,相較一般水彩畫作有著油畫般的厚重質感。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