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388女子像

楊啟東(1906-2003)出生於臺中豐原,臺灣水彩畫家、油畫家、教育家、藝術評論家。楊氏於1920年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曾受石川欽一郎(1871-1945)指導而開始學習水彩畫,並在藍蔭鼎(190-1979)、陳澄波(1895- 1947)、李梅樹(1902- 1983)。楊氏多次參加官方大展及撰寫藝術評論,畫作除入選「臺展」、「府展」,1950年代起亦入選日本大潮會、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陶窯》一作更榮獲法國藝術家沙龍銅牌獎。楊氏亦為臺中市立美術協會、春秋畫會、中部水彩畫會之創辦人。 楊氏早期以水彩創作為主,後期以油畫為主,其不透明水彩畫風格具有樸實、厚重、用色明麗之特質。楊氏的創作風格歷程分為三階段:「形塑自我,理性刻畫」(1920-1940)、「展現自我,融情於景」(1950-1970)、「鬆脫自我,心物相融」(1980-1990)。本作《388女子像》年代不詳,整體風格表現上推測應屬第二階段即強調感性與理性兼具時期。畫作以典型人物畫形式構圖,短髮著綠色旗袍之女性結合紅色沙發椅,自右上至左下佔據約畫面的二分之一,凸顯畫作主體並構成穩定感與延伸感。整體色調由綠色、紅色、褐色為主,並採用高明度、高彩度的手法呈現色彩間的映襯和光線與陰影的分佈,展現藝術家著重感性描繪、融情於景的特質。 出處:邱俊達,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