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96男子半身像

楊啟東(1906-2003)出生於臺中豐原,身兼水彩畫家、油畫家、教育家、藝術評論家,作品多以風景及人物題材為主。楊啟東就讀臺北師範學校期間,受到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指導,同時在求學過程中認識許多臺灣前輩藝術家,如陳澄波(1895-1947)、李梅樹(1902-1983)等人,奠定良好的繪畫基礎,與藍蔭鼎(1903-1979)、李澤藩(1907-1989)同被後人推崇為臺灣畫壇水彩畫三大巨擘。由於家中經濟拮据,無法同其他臺灣前輩藝術家赴日深造,但也為楊啟東的美術創作帶來不同的創作風格。楊啟東中年以後的作品偏重油畫,日趨精進,多次入選臺展、府展、省展,以及諸多國外獎項。   楊啟東之《296男子半身像》中,以橙、褐、棕色為主要色調,描繪一名臉偏方、臉頰紅潤、濃眉、單眼皮、髮型凌亂、稍顯厚道的男子,面無表情,直視前方。畫家對於背景並無過多著墨,僅以簡單色塊堆疊,同時配合光線做出層次。畫作整體筆觸大膽、圓融,偏暖的色調加上對稱式構圖,帶給畫作一絲沈穩、樸實的氛圍。楊啟東人物題材的作品多半以女性為主,《296男子半身像》為楊啟東少數對於男性人物的刻畫;從《296男子半身像》可見楊啟東對於人物深刻的感受,以及人物性格捕捉的過人之處,凸顯其細膩的觀察能力。 出處:郭鎧毓,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