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遠望

真野紀太郎(1871-1958)生於日本名古屋,師從日本西洋畫啟蒙時期之繪畫名家中丸精十郎(1840-1895)與原田直次郎(1863-1899),後專精水彩領域,以描繪玫瑰的畫作聞名畫壇。真野曾與大正時期日本水彩畫壇中心人物大下藤次郎(1870-1911)與丸山晚霞(1867-1942)等人共創日本水彩畫會研究所,並曾來臺寫生創作、舉辦畫展,在1927年更與石川欽一郎(1871-1945)、倪蔣懷(1894-1943)等人共同發起臺灣水彩畫會,對日治時期西洋畫在臺灣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本作為藝術家在旅臺時期所描繪的寫生畫作,淡水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而可見閩式、西式與日式建築群聚集,同時有淡水河、觀音山等山河景觀,擁有極具特色的小鎮風光。本作為以較高視點描繪的鳥瞰風景圖,淡水的街屋在真野筆下化為幾何圖形的排列、堆疊,右方較為突出的建築與左方向上爬升的地形與樓房形成構圖上的平衡,夾在在紅色磚瓦間的綠樹使整體色調對比更為鮮明,全作雖以閩式建築為主,但在畫面右方仍可見日式特色的黑瓦與西式房屋的拱形架構,展現出淡水異文化的融合。而相較構圖複雜的建築景觀,右上方的淡水河景為全作注入了寧靜氛圍,渲染的筆法讓河面有著豐富色調,並自然地與後方遠山與天空交融,兩艘於河面行駛的帆船則是淡水曾有貿易港機能的歷史見證。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2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