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山霧迷

夏一夫(1927-2016)〈溪山霧迷〉以霧氣作主題,描繪的是虛無飄渺、有質無形而不可捉摸的山嵐雲靄。因此,畫家採用了以實映虛的方法,以畫幅面積較小然而卻濃重黝黑的近景,對比出大面積畫面空間的煙嵐氣氛。在造景構圖上,本幅貌似層巒疊嶂、雲瑣霧繞,然而最主要的,仍是由河岸兩旁筆墨濃重的近景,以及迎面高聳矗立於河岸而墨色淺淡的遠景主山所構成。從傳統山水畫之「三遠」透視而言:近景與遠景之間的空間過度,僅以位於畫面下方中央部分,描繪以河岸兩旁及其匯入的溪口,此「一河兩岸」結構是為「平遠」;溪口部分描繪以三個相互掩映的山石夾道而匯入主流,沿著溪口矗立的三個山石的水平線高低不同,墨色深淺也不同,此一「深遠」空間適足以作為畫面的焦點;高聳的主山則為「高遠」,以淡墨表現迷霧。左下方石縫有作者款印,簽名由左而右橫式書寫,紅印鈐在簽名上方。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