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這件作品創作於1952年,袁樞真來台的第三年。描繪在廣闊平野上的一股溪流,蜿蜒穿越流向遠方;地平線彼端橫亙著暗黑的丘陵樹叢,低緩飄渺的山巒則在樹叢背後無盡地向遠處漫延,整幅作品散發出田園牧歌般寧靜舒緩的調性。作者運用「之」字形構圖營造空間透視;以地平線的暗黑、與遠山灰白的對比及漸層色調,讓畫面充滿層次豐富的透氣感。值得注意的是,袁樞針對近景人、牛、車的表現方式極為特殊。幾筆簡要、暗示性的筆法就讓「風景」多了某種敘事性。尤其是幾隻暗黑、赭紅色的牛隻,以平塗近乎剪紙的方式出現,為整幅寧靜氛圍的畫作憑添了些許趣味。 相對於袁樞真其他風景畫作,這件作品用色淡雅許多,畫面也十分精練,頗有中國文人山水清遠脫俗的興味。袁樞真來台後的早期畫作,通常較多薄塗沁染、構圖也相對嚴謹,基本上仍依循西方油畫傳統的某些法則,這件《風景》就具有相當代表性。然而經過多次海外觀摩參訪、不間斷的創作磨練、教學相長的經驗累積後,對創作的「法」,袁樞真在日後自有主觀的領略與取捨,畫風漸趨自由、隨意,繪畫的「表現性」也越趨強烈。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