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與夜(棕與黑)

陳庭詩[晝與夜]的版畫系列,創作時間從1971年到1999年前後延續了30年之長,幾乎可說是他所有現代抽象版畫創作最具代表作的主軸。[晝夜]是白天和夜晚,一種時間的描述,刻記著地球自轉運行,因為太陽明暗照射的變化而帶動萬物生靈成長的規律,因此給了人們和自然存在空間更替轉移的感悟。畫家依其創作時間標上#1前後秩序到#102,創作出高達102種多樣發展的圖版來詮釋時間和空間的流變。一個我們不覺稀奇的白晝和夜晚,經由藝術家長期專注和不斷提問時光的玄機,進而叩探廣漠星空的宇宙發端,讓我們從平凡中看見事物的不平凡,著實令人感動深思。 經過比對查證:應該屬於[晝與夜#25]是[晝與夜#25]完整作品3/1的最左面,作品創作於1973年121cmx180cm大,完好作品的左下方鈴有陳庭詩大印,整體原有五塊多不同的版面來構成,最左和最右是兩個套印中國紅半圓中間的不規則矩形透出暗月的變化,這作品精彩值得再是收齊失落3/2面。 出處:劉高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