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一個下雨後的傍晚

李民中以遊戲的心情,編織了一個下雨後傍晚炫麗又精采的幻遊故事。李民中喜愛動物,尤其從小就飼養貓、觀察貓的行為模式,此件作品即出現了一個如飛碟般盤旋的大貓眼,藝術家藉由貓的五彩眼瞳,極盡興味地觀察著一些能引起貓兒遊興的事物,如蜻蜓、花朵、蛇、壁虎等。一些奇形怪狀的原生浮遊生物及幾何體,也在雨後爭先恐後地出來伸展遊嬉,鮮艷的色彩正襯托出它們此時精氣飽滿的亢奮情緒──傍晚是夜的開始,一切將愈夜愈美麗。在愉悅的表像下亦有黑色幽默隱隱伏動,貓向來恐懼、害怕、且永遠處於緊張對峙關係的狗,在此被惡作劇狠狠的作弄,正處在一種吐舌喘息的暈眩狀態中;掌中戲偶似乎也被視為是難以馴服的對手,被賦予了與她喜氣洋洋的衣著格格不入的暴戾肅殺之氣。此作交互穿插著許多無厘頭且不連續的故事情節,以及某種電玩特有的熱鬧氛圍,弔詭的是,各個角色之間卻不相統屬,而呈現出一種自行其事的孤獨情緒。在如童話般的鮮艷色彩之中,此作寓寫的其實是一個現代寓言,述說都會生活的形形色色與擁擠情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窺伺與被窺、陷害與被陷害的錯綜關係。出處:蔡昭儀,《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後台灣當代藝術的思辯與實踐》,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6,頁216。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