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雨中扛米的八尺門男子

  關曉榮(1949-), 出生於海南島三亞市。國立藝專美工科(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曾任教於屏東恆春國民中學約6年,在1981年進入《天下》雜誌專職攝影,之後轉入《時報雜誌》擔任文字與攝影工作。一次原住民礦災的死傷事件成為作者反思攝影工作的契機,在1984年決定離職《時報雜誌》,前往基隆八尺門拍攝阿美族都市漁業勞工生活的樣貌,並將此系列發表於《中國時報》與《人間》雜誌,於美國文化中心舉辦攝影展。1996年出版的《八尺門手札》,集結了1984年9月至1985年5月所拍攝紀錄的影像,搭配作者細緻平實的描寫文字而構成。2013年作者重新整理過往曾經三度探訪八尺門的影像內容,出版了影像文集《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使此系列作品既為早期代表作,同時也是貫穿了作者生涯的紀實報告作品。   此張影像為阿美族青年林明發在傾盆大雨中扛回親人從台東故鄉運來的食米。基隆八尺村聚落依山靠海,當地村民居住的房屋皆由廢棄杉木船的木材所製成,巷弄街道狹窄曲折多為陡坡,無法通過車輛搬運生活物資。因氣候潮濕多雨,邊撐傘邊搬運重物也成為當地的日常景色。影像評論家郭力昕認為,關曉榮所留下來的影像以及文字源自於一種對人的深切情感,使關曉榮「對原住民和底層問題的關切與反省,超越了一種漢人中產階級贖罪意識的層次,而具有提升了的精神高度。」(郭力昕,無日期) 出處:侯鵬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8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