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序曲

1947年於花蓮出生的楊成愿,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隨後赴日本大阪藝術大學取得碩士,回臺後加入十青版畫會。先後得到日本亞細亞國際現代美展的「獎勵賞」、西班牙FERROL國際版畫展的「特別榮譽獎」、日本IMA國際現代美展的「銀賞」、日本亞細亞國際現代美展的「大會賞」、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的「文建會主任委員獎」、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國家文藝基金會獎」與臺灣文藝協會「中興文藝獎章」等國際獎項。楊成愿的創作多以系列方式探討關注的主題,如「化石與空間系列」探索跨時空的人類文明與生命省思;1990年後的「臺灣名蹟系列」、「臺灣時空系列」與「臺灣近代建築系列」探究藝術家生長的土地。 〈淡水序曲〉承襲著超現實主義風格,以絹印的技法創作。作品充滿不存在的數理公式、建築藍圖、似風沙的小點,遊走於淡水在地建築物,例如:淡水紅樓、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紅毛城與關渡大橋。作者將這些建築置於水與天空裡,像漂浮在一幅淡水的歷史洪流裡;又彷彿海市蜃樓,帶著觀者穿越荷蘭時期、日本殖民時期的遺跡,反思鄉土的歷史與文化。 出處:張瀞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