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慶豐年

陳永欽,1962年生於苗栗。主要致力於木刻版畫創作,自述其程序是先仔細的繪製圖稿,並考慮印製後圖像反轉、左右倒置的問題,以及思索明暗的布局與色彩的安排。畫面應如何分色、分版雕刻,刀法是否細膩或粗獷,線條究竟平行或交錯等,都會造成對比或協調的不同視覺效果,這些皆須理性、縝密的思維與清晰、邏輯性的預想。最後,再經一版一色的精準對位套色,始得完成。他的作品曾獲全省美展、大墩美展、南瀛雙年美展、桃源美展、屏東美展及國際版畫雙年展等多項榮譽。特別是多次參與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並於第十一屆、十三屆、十四屆、十六屆獲得「首獎」殊榮。藝術家關懷臺灣在地人文風情,他的作品紀錄原住民文化特色,能喚起鄉土記憶,深入人心;內容充滿著生命的寓意和對生活的省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985年開始舉辦「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鼓勵藝術創作者除運用傳統技法延續傳統主題意涵之外,並因應時代變遷加入當代技法與創意,以開闢多元的風格與面貌,一方面傳承年畫藝術的雅俗共賞,一方面也讓年畫創作持續注入新血。 〈慶豐年〉作於1999年,陳永欽的製作選擇網版照相感光絹印。他在構想之後,精細地繪製草圖,並依草圖分色分版,準確地描繪感光製版需要的黑稿。平面化、圖案式的構圖,原住民的圖騰、服飾,蘭嶼的木舟、飛魚,在舞蹈與儀式中慶祝豐收的一年。這是一幅具有台灣原住民特殊風貌的年畫。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