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福

感光絹版年畫〈春福〉(1996)是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版印年畫徵選的首獎作品之一。年畫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在各種「過年文化」之中堪為代表;就主題內容而言,可分為神像類、吉祥圖案類、歷史人物及故事類等;就功能而言,除了妝點居家環境、添加年節氣氛之外,還可以藉由張貼年畫寄託老百姓的美好願望。   〈春福〉屬於吉祥圖案類年畫,畫面中央是互為巔倒的二組祥瑞物件,包括桃子、銅錢、蓮花蓮葉和鯉魚,分別代表著長壽、招財、連年有餘以及「魚躍龍門」,「魚躍龍門」又被影射為「登龍門」,象徵男子長大成人、功成名就。至於畫面邊緣則是十二生肖以順時針方向圍繞,牠們的形象可愛、特徵明確,各因其動物本性而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與意義,也因而體現了人們的期許與要求。 這件作品融合圖案與文字,用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題材表述了大家對於新年新希望的祈求――「一年伊始福常有」。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