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意滿人間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於1985年開始舉辦「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鼓勵藝術創作者除運用傳統技法延續傳統主題意涵之外,並因應時代變遷加入當代技法與創意,以開闢多元的風格與面貌,一方面傳承年畫藝術的雅俗共賞,一方面也讓年畫創作持續注入新血。年畫是具有功能性的藝術,其表現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主義美學家貝爾(Clive Bell, 1881—1964)的觀點是:其一,一件藝術品的根本性質是有意味的形式;其二,有意味的形式是對某種特殊的現實之感情的表現。因此,對於復始更新的過年,人們總是帶著新的使命與新的期待。 懸掛一幅象徵富貴平安的年畫,遂成為民俗之常。〈春意滿人間〉作於1992。畫面以工整對稱為構圖,表達一股信念、虔敬之意。畫中以長形春字為中心,向外展開瓶花、香爐、柿子等「歲朝清供」圖樣。「瓶」象徵平安,牡丹象徵花開富貴,百子圖代表多子多孫多福氣,除了洋溢著新春喜氣洋洋的氣氛之外,也表現了祈祥納福的意思。黃麗蓉以網版絹印多版套色印製,套色技法極盡專業純熟,對於印版的前後順序、顏色的混色或覆蓋,皆展現極佳的經驗堆疊。 (參考資料:莊伯和,《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得獎作品特輯:Prizewinning works from the ROC New Year Print Competition》,臺北:文建會,1997,頁106。)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