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萬事如意

年畫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在各種「過年文化」之中堪為代表;就主題內容而言,可分為神像類、吉祥圖案類、歷史人物及故事類等;就功能而言,除了妝點居家環境、添加年節氣氛之外,還可以藉由張貼年畫寄託老百姓對於迎福納祥、驅災避邪、風調雨順、身體康泰的祈願。   〈萬事如意〉(1986)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版印年畫徵選的首獎作品之一,是一幅以喜慶活動為主題的感光絹印版畫,可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中間刻畫的是,舞者高舉彩球,神采奕奕的逗弄祥獅;上、下層則是四組造形一樣的迎親隊伍,他們浩浩湯湯,鑼鼓喧天,八人抬著大轎,又有儀仗開道,場面熱鬧非凡。   祥獅滾繡球意寓「獅子滾繡球,好運在後頭」,又有壓邪鎮凶、好事不斷之意。而上層二組迎親隊伍自左向右,下層二組迎親隊伍自右向左,圍著舞獅和紅色陽刻的「恭喜發財、萬事如意」順時針繞行,因此給人週而復始、源源不絕的感受。這件作品構圖平穩對稱,圖案以傳統剪紙藝術的形式呈現,它們姿態生動,色彩淡雅,讓中央的大紅字成為視覺焦點,給人喜氣、安穩之感。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