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港的驟雨

木下靜涯擅風景畫與花鳥畫,作品的畫法大概可歸納為墨繪、墨綠淡彩、重彩,擅長運用「待水」的暈染技法呈現濃淡明暗,描寫天地之間的霧、霞、雨、水、流、波、空氣等,利用水墨畫中「潤」的筆法將個人詩情式的畫風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他也將西洋繪畫遠近法的表現實踐於水墨畫中,並藉由台灣景色的描寫達成「台灣美術展覽會」表現地方色彩的主旨。 木下靜涯約於1923年定居於淡水(淡水街三層厝26番地),所居住的處所稱之為「世外莊」,位於淡水達觀樓下方,是眺望淡水河與觀音山的好地方,從這個地方每天都可以眺望淡水的秀麗景緻,四季時令、氣候的變化,所造成淡水河、觀音山不同的景象深深吸引木下靜涯,其描寫最多且表現最佳的就是以淡水、觀音山為題材的作品。〈淡水港的驟雨〉此件作品亦是從「世外莊」遠眺淡水河景色,一陣突如其來的驟雨,讓白鷺鷥迅速躲進葉叢中棲息,由於台灣的濕度甚高,容易造成台灣山水呈現在飄渺迷濛的面貌,因而雖是下雨的情景仍可見觀音山籠罩在雲霧水氣中,木下靜涯以其擅長的暈染方式表現墨色層次與的光影變化,營造出風雨雲煙縹緲的淡水景色,表現天地之間水氣氤氳的詩意,以及其心中理想的離俗桃源鄉。其在淡水之故居於100年1月被新北市指定為淡水區重要歷史建物。 出處:薛燕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