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挖鼻圖

李霞(1871–1939),字雲仙,號髄石子、抱琴游子,福建仙遊人。幼時跟隨伯父學畫,並致力於福建畫家上官周(1665–1752)、黃慎(1687–1772)等人的繪畫風格。昭和三年(1928年)李霞東渡寓台兩年,與新竹地區的藝文人士往來密切並留下不少作品。 〈挖鼻圖〉之色彩計畫與筆墨造型皆依畫面空間表現的層次性需要而妥善安排。前景佈置色彩與造型皆具對比性的褐色鞋子、藍色茶杯與紅色茶壺,它們在畫上的面積雖然較小,卻也醒目。右下方伏膝小憩的童子,只見頭髮一撮而不見面目,相較之下,脫却屐履而袒腹斜臥的老人體量既大且形象生動,具有穩定畫面的效果。老人身後有兩株用墨較淡的粗壯古松,松樹之後有焦墨欄杆。此幅之色彩、線條、造型皆依畫面構圖的需要而精心安排,不以奔放恣肆的筆墨見長,是李霞較偏屬於理性製作的佳構。 全作採斜對角構圖,松樹人物等主題偏於左方,右上方空白處款識:「髄石子李霞,作於東山之橫塘。」下鈐雙印,白文:「李霞書畫」,朱文:「雲仙長壽」。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3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