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夜獵者Ⅰ

劉其偉(1912-2002)出生於福建省南臺,他並非典型的繪畫學院出身,但越戰時期的工作經驗,使他常至西貢、吳哥窟等地寫生,誘發了對原始藝術與原始人類文明的興趣,尤其對吳哥窟王朝的遺跡深受感動,成為他投他入繪畫生涯的轉捩點,並發展出具有漫漶朦朧、神秘性格的個人畫風,同時他也熱衷原始部落的田野探查活動,重視文化人類學、環境保育的研究等。尤其是環境保育,劉其偉長期致力於生態、野生動物保育和溫室效應等議題,並透過其觀察與體驗,撰寫過無數篇動物保育的研究專文。 未開發的森林、草原是吸引劉其偉前往探險的一片天地,他珍愛土地孕育的一切生物,甚至認為「文明」的定義已非飛彈和大砲,而是倡導大家如何一起維護原野與叢林,深刻流露了他的終極關懷。此作《夜獵者》描繪的是貓頭鷹展翅翱翔的瞬間狀態,劉氏刻意將其羽翼重複描繪,忠實地呈現眼睛觀看物件迅速擺動時的「幻象」,並善用羽翼上黑色斑點的深、淺色調來表達眼睛留下的幻象,頗具有創新可人的趣味,同時也巧妙地呈現了即將要捕捉獵物時的動態感。貓頭鷹身上鮮明的暖黃色恰與黑暗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在浮光掠影的黑夜中閃爍發亮,寫意、隨性與帶有速度的筆觸,也是畫家注重「生氣」、「生命力」與「情感」的寫照。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