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腹琉璃

  劉其偉(1911-2002),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49年受到畫家香洪(生卒年不詳)影響而自學水彩畫,並閱讀大量美術書籍,隔年靠作品《寂殿斜陽》入選臺灣第五屆全省美展,並於1954年出版第一本翻譯作品《水彩畫法》。劉其偉以探險非洲、大洋洲和婆羅洲等地,和探索原始藝術著名,有「畫壇老頑童」之稱,畫壇並尊稱他一聲「劉老」。一生關注於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並持續出版相關著作,致力推廣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生態保育等議題,並融於畫中。   因長年為人類學的研究悉心耕耘與實地探險,劉其偉的作品題材多表現動植物、文化保存或生態保護等意涵,可見本幅1992年的作品《黃腹琉璃》,主題便為臺灣特有種「黃腹琉璃」,但與原種相比,劉其偉降低了鳥兒背部的鈷藍色亮度,進而凸顯腹部的橘黃色調。在鳥兒形體上,似乎與他常用題材「婆憂鳥」一般,都有著頭形、腹部圓潤的特徵,乍看之下兩者間僅有著色彩使用上的不同,但《黃腹琉璃》眼眸較大,劉其偉又以水份渲染出鳥羽的羽絨感,與中國傳統技法「絲毛法」在效果上有著異曲同工之效。而於整體畫面而言,劉其偉應是受到瑞士現代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的啟發,再融入自身探險的所見所聞,將物象簡化、融合於一個朦朧的特殊視覺空間。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