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雞鳴早看天

劉其偉(1912-2002)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名劉福盛,九歲便隨家人移居日本,後又輾轉進入國民政府擔任軍政部兵工署技術員,隨後抵臺於進行電力相關戰後接收與修復工程。劉其偉非學院派出身,與繪畫的淵源則可追溯到1949年,劉其偉於臺北中山堂欣賞香洪(生卒年不詳)畫展後,便開始自學摸索水彩畫,同時也開始翻譯藝術書籍,1971年起更是離開公職,成為職業畫家。劉其偉的作品融入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致力以藝術推廣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自然生態保育。 因為參與多項電力的建設工程,他先後深入滇緬、占婆、吳哥窟等,對當地的文明藝術深深著迷,也引發了他對人類學的興趣。1964年後,又因在中南半島的兩年生活,使得劉其偉畫風逐漸轉向原始藝術,也開啟了他前往蠻荒地區的探險生涯。其1999年的《雞鳴早看天》中,藍色的雞佇立中央,其餘區塊則由條紋、幾何色塊填滿。畫面上便可看出他擅長的模糊手法,利用渲染技巧塑造出畫面的朦朧氛圍。與一般大眾所認知中色彩鮮豔且燦爛的原始藝術不同,劉其偉隱去太過清楚的輪廓線,作品中的柔和色塊圓融且和諧,他以如此半抽象的形式,將生命中所見、所感知的物象轉化為一種原始且純真、富含童趣的繪畫符號,建立出自身獨特的繪畫語彙。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