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伯勞鳥

劉其偉(1912-2002)雖然是理工科出生,但從小就喜歡徜徉於自然中,38歲時決心成為畫家並自學水彩,60歲後更是深受原始藝術感召而前往非洲、大洋洲和所羅門群島等地的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藝術人類學。除了與原民進行交流也關注野生動物,由叢林探險開啟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再以畫筆紀錄對自然界的關愛,晚年更積極倡導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劉其偉一生繪製大量的野生動物,其中尤以鳥類為其鍾愛且反覆繪製的母題,他認為繪畫不該僅模仿自然的外貌,畫家應該注入自己的生命,表達物象的個性或造形,藉以達到藝術的自由。《伯勞鳥》繪製於1999年,畫中一鳥兒側著身停佇於枯枝頭,樹枝以黑色顏料簡筆描繪,並以白色局部點綴出一節一節的造形,背景以低彩度的土黃色系堆疊,更突顯出明亮的鳥身。側面的角度使觀者能仔細見著鳥兒的外貌特徵,鳥身延伸至尾羽皆是鮮明的黃色,披覆著白絨毛的面部、黑色的眼周中可見白色雪亮的小眼睛,並與小巧的鳥喙相連。筆觸因水份的暈染而朦朧,偏具象寫實的描繪,又不失劉其偉一貫的繪畫筆觸與風格。 出處:陳映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