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題

李錫奇(1938-2019)在1938年出生於金門,1955年進入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畢業後與秦松(1932-2007)、陳庭詩(1913-2002)等人共籌「現代版畫會」(1959),與《無題》的創作時間同年(1964),李錫奇與韓湘寧(1939-)前往東京參加第四屆國際版畫展,當時身兼藝評書寫之職的黃朝湖(1939-)曾說:「能像這樣直接選派代表(畫家)參加揭幕禮及會議的,這是唯一的例外」,回國後,李、韓二人也為文記下在東京的所見所聞,而這正為洞察該時期臺灣與日本藝術史關聯的途徑之一。 在《無題》作品中,李錫奇延續了早期的版畫風格,以粗黑、規整的重複性線條,加上飽滿的構圖,描繪出中式房舍的造形,空間安排上也捨棄了透視法的使用,整體呈顯出平面性的畫面特色。格外值得注意的是,1964年正是李錫奇的版畫作品產生風格轉變的一年:他開始以降落傘布沾取顏料,結合拍打、甩等肢體動作,創作出《降落傘》系列作品,此系列創作以身體行為的介入,挑戰版畫既有的「複製性」定義。因此,在李錫奇的生命經歷中,《無題》的藝術風格與形式,尚歸屬於「現代版畫」的範疇。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