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物

張義雄10歲時遇見陳澄波在嘉義市中央噴水池邊寫生,受其啟蒙並立志成為畫家,1926年便赴日習畫,並在東京武藏野美術學校、關西美術學校、東京端川畫學校、東京美術學校,研習繪畫長達12年之久。1947年返台,隔年任教於台灣師範學院,1964年移居日本,1990年再移居巴黎。其畫風多簡潔且深具張力,可說是融匯後期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及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的繪畫風格。1964年所畫的〈靜物〉,表現出一股沈穩的樸實之感;畫面中看見的顏色,紅、黃、綠、白、黑,正是色彩最純粹的表現。以立體派的思考將繪畫視為二度的平面空間,在這個基準上,所有的色彩造型關係變為平等,不再是三度空間中正與負的主賓關係,而是左右相鄰的相對作用;色彩上,藝術家以黃色與紅色、黑色與白色對比出具有高明度的視覺效果,強化了觀者注視作品時暫留的時間。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