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物

金潤作,1922年生於南台灣的台南望族,祖父金子拔是清代台南府的「總爺」。13歲時隨三叔金麗水赴日,並且考取大阪府立工藝職業學校,曾受教於畫家小磯良平。在35歲那年再度赴日,看見當時日本正在展出的立體派大師布拉克(Braque,1882-1963)的畫展,深受作品中那不受羈絆的自由風格感動,因此他的創作也由寫實轉向布拉克的立體派畫風,重造型、富肌理和低彩度的藝術風貌。這件《靜物》的油彩畫作,便顯現一種立體派所傳達的二度平面空間感。面對桌子、花瓶、室內格局這些具有透視性質的對象,藝術家以勾邊、重彩的方式進行創作。圖畫中多為垂直線條的分割畫面,解構了作為單點透視的深度空間,轉而建立起一個注重上下左右方向的面積關係,在瘦長、方正、碎細、大小的塊面之間,造成富有音樂性的節奏空間。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