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後窗

1931年出生於新竹的何肇衢,其油畫作品往往以色塊造型的具象繪畫呈現。對於喜愛描繪造型而勝過光影的他,畫作中有著強韌有力的線性稜邊。此幅名為《後窗》的油畫創作,顏色以黑、紅兩色為主,而白色作為過場串聯之用。在如此絕對純粹的色彩使用中,畫面的肌理效果因而被突顯出來。側看畫作,可以發現凹凸不平的顏料色層,我們不難進一步得知,藝術家慣以畫刀代筆創作。一刀刀的堆疊色料,時而刻線、時而刮除,在每一層不平滑的色面之間,顏料在當中混合交融,多半產生出乎意料的色彩表現。此作品中,藝術家所描繪的遠方白色屋牆,以白色、黃色、土色、橘色、藍色繪成。在光線的照射之下,觀者看見的是如牡蠣殼般在陽光下多樣的色光變化。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