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芭蕉人家

如作品名的含義,《芭蕉人家》由芭蕉樹與一座屋舍構成畫面重心,作者以紅色妝點芭蕉樹的葉片,呈現其枯紅的生長樣貌,垂落而下的一片芭蕉葉,將觀者的視覺帶往樹下的橘色房舍,作者通過在兩元素上採用鄰近色調的色彩,一方面形塑視覺的連續性,另一方面也以此與周遭景物區隔,進而加強此處作為主題的表現。再進一步以芭蕉樹、屋舍為中心來觀察畫面的其他元素:其一,芭蕉樹的枝葉延展、發散後成為圓弧形,芭蕉樹後方的樹林以較圓的筆觸繪成,透過兩者對圓形的運用,構圖上形成呼應;其二,屋舍主要以垂直線與水平線組成骨幹,構成平穩感,屋舍旁的樹叢則以用筆方向不一的層疊筆觸繪製,構成騷動感,兩者在構圖上形成動/靜間的對比。整體而言,《芭蕉人家》透過色彩與構圖的佈置安排,使畫面的中心元素與其他元素達成互動效果。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