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636

李仲生(1912-1984)在講述其繪畫思想聲明道:「現代的畫,有現代的素描基礎,現代的畫,如果沒有素描基礎,那麼,不是畫成圖案,便畫到插圖去了。」闡明李氏對現代繪畫的素描,強調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主動積極性作用,透過其思考、轉譯及再現,鍛鍊個人的邏輯思維和想像力,並賦予素描獨自的生命力。 《作品636》以藍色原子筆於作業簿上創作,採線條一筆一畫的描繪,將線條相接構成幾何造形,當中混雜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和多邊形等形式元素組合,以及大面積的斜線、水平和垂直方向線條,再彼此串連,並於中間部分區間填滿密集程度相異的線條,產生深淺不一的色彩,架構出立體空間。左上角三角形,沿著拋物線翻轉的三角造形,連接右側尖端朝下左傾的深色三角形輪廓下降,至右下角尖端朝左上的三角形,小三角形如呈分鏡移動,同時與畫面中央由兩相傾斜線條交會形成的大三角,相互輝映。又同心圓交錯上色的搭配,主要聚集於左下角和中間上半部,相較中央四角和三角形結合的規整秩序,顯得生動活潑。值得注意的是,藉由線條排列的疏密程度及角度影響,色調呈白、淡及濃,亦左右筆觸的方向,使中間幾何構成出現迥異的錯視效果。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