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527

李仲生(1912-1984)認為現代藝術在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念傳達,然而抽象繪畫並非褫奪了繪畫敘事的功能,而是拓展了言傳對象和方式,以暗示性手法表現心象世界。此觀念也投映於李氏對「畫因」(Motif)的看法:「…故我們對『畫因』,似可稱為『自然物』(Nature-object)」,而其認為自然物不單指自然景觀,亦能為心之所見的景象,同時藝術家以純粹化的方式,將自然物去蕪存菁的真實樣貌表現出來,最終抽象或具象形式只是根據畫因出發的呈現。 《作品527》由下而上採用橘、紅、灰黑與淡黃色,其中灰黑與淡黃色並未調成單一純色,而能見黃與白、黑與白相互交融的痕跡,使大片色彩當中有筆觸流轉的方向性。灰黑在畫面中央塗抹成塊,並有隱約的黑線框出上下輪廓,此時淡黃左右橫入後戛然而止,留出的灰黑空間以白色刮擦出圓圈,正下方被灰白所包圍的紅點,在一片方矩中形成另類的幾何焦點。順著畫面而下是飽含水分的橘,其破碎質感似水漬紋理,藉短筆縱刷的筆觸,舒緩畫面上半部多色相混的厚重感。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