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503

作品簽名有如創作過程的句號,然而李仲生(1912-1984)向來少在作品簽名,部分是因應1979年個展才簽。李仲生對簽名的態度,依循鄭瓊銘(1948-)的經歷可窺見:「他觀察非常細微,看到我畫中沒有簽名和日期,知道我創作的態度很隨意而加以肯定,認為這樣的創作才能專注而不裝模作樣。」李氏認為簽名意識會干擾創作者的隨意性,唯有隨興、不預設完成,更能專注於創作過程。此作簽名標記為1963年,是李氏遷居彰化第七年,並在彰化女中任職美術教師,同時在宿舍附近開設私人美術班,黃潤色(1937-2013)等幾位「東方畫會」成員便是這時期加入的學生。李仲生雖然遠離臺北主流藝術圈,卻仍透過教職與文字持續傳達自身的藝術理想。 此作為李仲生年屆半百的水彩作品,對現代藝術的探索已趨成熟,用色簡潔、筆法流暢。紅與黑是畫面中的焦點色彩,紅色橫向流淌成不規則形,幾滴紅順流而下如瀑布;黑色集中在下緣,相較紅色保水氤氳,乾擦的筆觸模糊了黑的深重,走勢同樣自由。白色占據畫面最大比例,恣意穿梭在紅與黑之間的模糊界線,形成雲霧繚繞的效果。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