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678

李仲生(1912-1984)為了增強畫面的形式與造形要素、確保「繪畫的二次元性」,堅決反對傳統油畫當中的寫實技巧,包含描繪空間的遠近法與色彩的模擬效果。李氏的素描作品完全地表現了他所追求的「純繪畫性」, 甚至顯現出藝術家潛意識(或稱無意識)深刻的抽象思考模式,卻又隱含一股秩序與非秩序、靜置與動態的矛盾張力。 《作品678》,灰色調的簽字筆與筆記本是主要的媒材,整體以順暢柔和的波浪狀曲線與淺淡的灰色色面鋪陳。李氏利用媒材的水性特質,在色面上刻意以重複疊加的手法,製造出猶如光影的明暗變化。在線條上,則藉由變化運筆的動勢,在滑移與停頓之間,造成線條粗細、濃淡的漸變效果。淤滯擴散的色彩表現,特別分布在垂直方向的線條,突顯橫向起伏的灰淡曲線之間的對比,以及淺淡線條所圈畫出的狹小留白空間中,形成色調黯淡的圓形輪廓線。筆尖因靜置過久,暈染成深暗的色面,除了強調色彩的立體感,使畫面更具虛實、動靜交錯的韻律感。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