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655

李仲生(1912-1984)的作品中,有系列慣以作業紙為媒介的畫作,相較於其油畫、水彩顯得較不正式,卻是其藝術觀念的反逆表現,且更趨近其繪畫的「原創力」。他曾說:「現代繪畫(包括有形無形)必須具有獨創性,不宜模仿他人。而此『獨創性』應奠定於基本的素描研究(不做素描的基本練習,如何能夠探索得出獨創性來)。」他認為,有強力的素描基礎才能發揮高度獨創性,擺脫技術與形式,進而創造並擁有自己的「繪畫思想」與作品的「真實性」。 《作品655》以紅、藍二色的原子筆作為畫筆。李氏依據原子筆原有的特性,於紙面上創造由點、線、面作為基礎所延伸出的各式變化。畫面中可見以重複快塗的動作,鋪陳出的色彩塊面,塊面帶有由幾何形狀變化出的規律性,恰好對應原子筆於紙面上移動所構成的線性軌跡。此軌跡時而繞圈畫出不規則的圓,時而呈放射狀與階梯狀的爬昇,或是帶有機械性運作的符號特性,行進的方式似依照著直覺的本能,難以被預測。紅、藍色彩依序相間的順序,亦另外賦予畫面色彩的韻律性。原子筆有限的表現性在此不構成侷限,反之,卻得以彰顯專屬於作畫者的觀念與思緒。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