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631

李仲生(1912-1984)出生於廣東,赴日留學後奠定其一生投身現代藝術的根基。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他遂將後半生的精力傾注於臺灣現代美術的耕耘,貢獻極大且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繪畫的先驅。李仲生的繪畫源自於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以直覺性引導作畫,從反覆塗抹的線條律動與色彩中,創造出「精神性空間」的無形象之美。 根據李仲生學生詹學富(1942-)的描述,李仲生初到彰化時,很多作品都是就地取材,像他有一大批的油畫就是畫在麵粉袋上的。這件《作品631》以藍色的原子筆畫在作業簿上的單色素描作品,更顯見李氏作畫不受限於材料的約束,信手捻來的創作習慣。只見以藍色原子筆的筆跡,從畫幅的右上方開始先是朝下後往左邊推展,續而再向下蔓延至畫幅的下緣,並且在中心處圈圍出一個方形的空白空間,予人無限想像。畫中的線條筆觸時聚時散,時而細密時而疏朗,又或者局部以原子筆線條填滿其中,營造出繪畫效果上的對比與穩定之感。畫中雖然不具任何可供辨識的圖像,然而其形體卻彷若一充滿生命的結構體,不斷地衍生出自己的生命姿體型態,此即李仲生畫作「精神性空間」之表現。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