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837

李仲生(1912-1984)被譽為「現代繪畫先驅」,早年於上海參與現代繪畫團體「決瀾社」,後於日本求學期間於東京「前衛洋畫研究所」學習,浸淫現代藝術與前衛藝術。然而,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隨後經歷中日大戰、國共內戰,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不久又經歷白色恐怖,友人黃榮燦(1916-1952)更於1952年遇害,最後落腳彰化,一生境遇輾轉難言。 李氏的水彩畫多半較為寫意,並有著大量留白,往往在線條的遊走間,透露出不同時刻的心境。《作品1837》主要以紅、白兩色於畫面右方構成,然而此處的紅卻是較為暗沉的紅。右側畫面高1/2處,數筆橫向及直向的暗紅飽和線條,約略框出一個視覺中心點,以此為中心,左上及右下則有一大一小,摻了白色塗抹的淡紅色塊,以及一條淡紅細線向左方橫向滴流而過。畫面右上方以紅為首的團塊中,白色線條在其中亂竄,更在左方快意橫向拉出一筆粗線。細看此團塊邊緣,卻能發現因速度與力道產生的無數細點與乾擦。畫面右下方則有一混濁的暗紅橢圓,其左側的灰色乾擦又使整體畫面更顯混濁。此作黯淡的色彩與糾結的線條組合,帶來糾葛之情,然而收放之間卻不失力道。 出處:吳尚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