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836

李仲生(1912-1984)被譽為「現代繪畫先驅」,早年曾於上海參與中國現代繪畫團體「決瀾社」,後於日本求學期間曾於「東京前衛美術研究所」學習,浸淫現代與前衛藝術的滋養。然而,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旋即展開中日大戰、隨後再爆發國共內戰,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不久後又再進入白色恐怖時期,最後落腳彰化,一生境遇輾轉難言。 李氏大量創作抽象繪畫,並受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影響,讓內心狀態躍然創作之上。其水彩畫更加即興快意,也更能展露其心靈片刻。《作品1836》由李氏常用的黑、藍、紅三色組成,然而三色間的布局卻無法領略明顯的結構,亦缺乏大量堅實飽滿的線條,取而代之的是眾多邊緣朦朧、乾刷而過的線條;畫面中的黑色由左上部的模糊團塊出發,往右下以不同方向、觸感的筆跡爬行,尤以最右下處顯得更不規律;黑後方的藍,亦以幾筆潦草的線條,在中下方劃下略彎的線條,或上鉤,最後在上方處左右搖曳幾筆;而紅僅在畫面偏中右上,藍黑交叉會處後方,如紅暈般淡雅地散開。全作在眾多曖昧不明確線條的糾纏間,表露難解之情,卻因色澤的素雅,添了幾分淡然。 出處:吳尚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