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833

李仲生(1912-1984)1949年來臺後,歷經了當時強權壓制、白色恐怖陰影,包括好友黃榮燦(1916-1952)慘遭處死的切身影響,使他對於政治的態度始終產生著畏懼的心情,甚至反對過「東方畫會」的成立。他的壓抑與內在的精神世界全然地遁逸在創作中,並且藉由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擺脫理性的拘束,赤裸呈現個人感性的抒發,開拓一條反學院體制的叛逆之途。 《作品1833》在用色上,以鮮豔的桃紅色、深沉的藍紫色以及黑色為主,畫面布局方式明顯地偏重在左側,並且在構圖上以具有方向性的斜角線形式,逐漸地往右下方遞降,李氏的水彩畫中經常採用此種手法。李氏以色彩、筆觸的表現強化了構圖形式,可見到左上方保有水分的桃紅色,描繪出兩組彼此分隔、斷裂、隱晦的倒Z字形結構,愈往下方色彩的暗度漸增,以藍紫色、黑色混融出垂直方向的色塊,再以幾筆純黑色的凌亂纖細筆觸線條交織在上方。色彩間夾雜了零碎的留白空間,使整幅作品具有穿透性以外,亦產生了如網絡一般能量流動的韻律感。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