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811

反對學院式的陳舊思維,李仲生(1912-1984)不再拘束於既有的摹寫方法,留學日本和在臺灣教學期間,皆透過創作的不斷試煉,反芻出獨特的繪畫語彙。李氏曾經為他的創作意念下過此註腳:「對於現代世界思潮的發展和變遷,以至歐美日的藝壇動態都要很注意;不論對任何新誕生的風格都要仔細加以研究,但是不做形式上的模仿。」其對於現代藝術上觀念的革新,既吸收過往文化的涵養,卻又不侷限在既有的窠臼,在創作當中尋找突破的可能性,也因而被學生們尊稱為「現代藝術的導師」。 《作品1811》透過黑色蘸染水分的多寡變化,讓看似暈開的淡色灰黑為基底,覆蓋其上的則為明度較暗沉的黑,並且由於均朝向不同方向揮灑,彷若製造出舞動的韻律感。乍看整幅作品為非具象造形所構成,而細看垂直和水平線條的縱橫交錯,仍隱約看出十字形的構圖穩定地在畫面中心交叉。只是除了垂墜落下的直線、幾處橫向的切線,更多屬於弧線勾畫、彎曲成鈍角相連接的形體,全幅作品也因保有大面積的空白,讓觀者的視線再度聚焦、盤踞於中心的黑灰交纏處。 出處:陳威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