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810

李仲生(1912-1984)在臺灣美術史的重要性,部分原因來自於他培植了1950年代成立的「東方畫會」成員們,催生了當時臺灣藝壇的現代藝術運動。李氏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完全反映了其藝術觀——注重個人獨創性,而他強調在擁有創造力之前必須具備素描基礎,因此進行「拋棄」、「摸索」、「導入」的三段式教學法,導入自動性繪畫(Automatism)的概念,要求學生拋棄舊有的學院派包袱,走入個人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精神世界。 《作品1810》畫面十分簡潔,空下了大面積的留白範圍,色彩也僅使用了青綠、黑兩色,尺幅相對其油畫作品來說也小了許多,鮮少超過八開,這都是李氏水彩畫的特質之一。此作以青綠色作為襯底,筆觸之間較為緊密,唯有下方兩筆平行斜刷向上的水平線條,夾帶出一道斷裂的留白空隙;灰黑色的筆觸則顯得鬆散恣意,然而,色彩之間,都有孱弱扭曲的線條連結,可以看出李氏迅速的作畫過程,時而提筆以筆尖輕拂過紙張,時而落筆重壓刷出飛白的細碎紋理,使畫面具有強烈的連續性軌跡,在構圖上雖毫無秩序與邏輯,卻也昭示著作品與藝術家身體上緊密的關係。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