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793

李仲生(1912-1984)在廣州美專、上海美專立下深厚的傳統學院派基礎,但刻板的美術訓練體制使李氏不斷追求突破的可能。他曾加入前衛藝術團體如:「決瀾社」、「黑色洋畫會」,在創作上逐漸走向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風格。1949年李氏隨國民政府遷臺,投身奉獻於美術教育工作,並在許多報章刊物上發表藝術的論述,為推動臺灣現代藝術風潮的重要人物。 《作品1793》為橫幅水彩畫,以黑色和少量橘色所組成,破碎的塊面散布於畫面各處,中心偏左處為兩、三豎顯眼的線條。黑色的顏料如墨一般淡薄,卻濃淡有致,以行書般之書寫運筆遊走於其中,帶有一氣呵成之勢。中間下方處以濃烈的橘色和黑色相混合、浸潤在一起,為畫面帶來視覺上的焦點,與畫面中心偏左處的線條產生連接。直向線條由中心一筆直下,左側的斜線條向其延伸,並與橘色塊面相交會,宛如樹枝狀之對稱構圖。整體畫面除了具有濃、淡之別的韻致,在線與面的對比之下,更為李氏變化多端的心象世界增添幽遠、神秘的空間特性。此外,李氏畫中宛如書法般的運筆與敷色,傳達了東方精神之美,如同他曾強調:他是畫「中國現代畫」,而非「現代中國畫」,希望東方哲學的神秘性和繪畫性可適切地融入作品中,但不刻意在作品中展現哲學之思。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