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784

李仲生(1912-1984)的創作觀念中,其中一項核心在於作品必須蘊藏「中國民族的特性」,他在〈論現代繪畫〉一文中比較西方傳統的繪畫、話劇與中國的國劇、書法,認為前者以說明性的技巧呈現出「模仿自然」的寫實空間,而後者則以暗示性與象徵性的手法達到「不易言傳」的美學境界,如此恰好能與現代藝術的觀念契合,創造出李氏所追求的「中國現代畫」。 《作品1784》僅有黑色,使其產生濃淡之間的色調變化,其餘畫面大量留白,整體筆觸線條雖粗獷,卻不肆意豪放,反而呈現簡潔雅緻的視覺效果。淺淡的灰色分布在基底,占據畫面比例較多的範圍,筆觸也較為粗寬,卻因保有水分的筆刷與輕盈俐落的運筆動作,線條雖有飛白的碎裂分岔,卻猶如漣漪一般,顯得柔和順暢,甚至帶有一股一氣呵成、胸有成竹的連貫性。相較於灰色基底,上方的深黑色線條則呈現出極大的對比,除了以水平與垂直線條為主外,線條的邊緣生硬,在末端刻意地加深、描繪,製造出方正分明的輪廓線,加上橫豎交錯的表現方式,使之產生如:「十」、「木」、「林」等文字一般的結構符號。整體予人聯想起中國傳統水墨、書法中的神秘肅穆氣質。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