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735

李仲生(1912-1984)的「東方畫會」門人弟子,均提及李氏在教學時十分忌諱讓學生看見自己的作品,其中的緣由便在於李氏強調「獨創性」的重要。而為了使學生拋棄既有技法的束縛,首先以素描作為切入點,開創了「拋棄」、「摸索」、「導入」三階段的素描訓練,觀念取法自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目的在於引領學生走入個人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的精神世界,由此形塑個人的創作風格特質。 《作品1735》純粹僅以黑色作為單一色調,甚至整體的筆調肌理也有一致的表現。隱約可見畫面中央上方懸浮著空心的矩形輪廓,在其右側的兩角,線條特別密集扎實,更以圈繞的方式勾勒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形,產生猶如高速旋轉下的殘影效果。而左側的上、下兩角分別延展出水平與垂直墜落的分岔線,前者以乾擦的飛白紋理,大筆刷出彷彿振翅的羽翼,形成一股推進的力道,而這股力道被後者羸弱垂死的線條拖累,相互消減。此作以色彩、筆勢、短促交織的X形結構,突顯出整體組織的一致性,構造藝術家正在運轉的思想裝置。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