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99

李仲生(1912-1984)的抽象繪畫,以揉合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展現出其前衛的反逆精神。他曾於〈我反傳統,我反拉丁〉一文,提及反典雅、現實、合理和節度的傳統繪畫的拉丁精神,且說:「我確認為增強畫面的形式的發言,即為了使『造形要素』定著於『畫面』(Tableau),便要減弱對象的發言。」因此,他認為可以取消遠近、透視法,取消形體的映像,亦可以否定掉色彩,甚至,「繪畫的三元性,未必是一成不變的真理,應該可以恢復為只有廣和高的二次元性的平面」。 《作品1699》以單一黑色調與著重於線條的表現來展開畫面的構成。線條呈或縱或橫地穿插交錯,並以淺深、粗細、緩急來造就不同的紋理。筆觸時而向畫面右方急促揮灑,時而循序向上疊加,再或是上下垂直延伸,打破橫向筆觸創造出的秩序。幾道看似不經意遺留下的筆跡刷痕,則另外增添畫面的變動與不確定性。藉由橫、縱交錯的線條,逐步建構出平面性的空間感,亦呈現李氏畫作中經常出現的十字形架構,黑色調雖去除了色彩,卻得以達到還原線條造形性的功能表現。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