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76

李仲生(1912-1984),在臺灣播下了現代藝術的種籽,通過獨特的教學傳授,培養出學生們認識自我的創造潛能,並挖掘內在自身的真實感受。藝術的創作是主觀的,且任何人皆能夠發展全新的主題,而即使李氏的畫作多數未能命名,但卻能夠藉由顏色、構圖的綜合觀察,得知繪畫的創造的「主題」實屬畫家本人的「精神空間」,是讓觀者得以共鳴的心領神會之「意境」。例如〈我們都是他的忠實信徒〉一文當中,學生陳道明(1931-2017)便回憶李氏引領其進入抽象世界的過程:「我不是反對你顏色多,而是你的顏色裡面有主題沒有?」 《作品1676》以略寬的矩形畫幅,藉由紅、黃、白顏色的搭配,讓畫面焦點聚集於中央,然則觀者並不會只停留於畫面的重心,透過紅、黃色澤交錯的繽紛,間或滲雜白色顏料的塗抹使兩者產生交融,在彼此侵越和覆蓋最為明顯的畫心,又能感受到三者勢力均分保有彼此各自的領域,彷若在色彩視覺的比例上,巧妙地以不規則形狀組構、交織成為《作品1676》的整體意象。和同為紅、黃、白組合的《作品496》相比,此作的黃與紅各自由中心向左/右抹出大面積的塊狀顏色,產生張力十足的動態效果。 出處:陳威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