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1660

李仲生(1912-1984)在日本留學期間受到了當時日本前衛藝術先驅者——東鄉青兒(1897-1978)、峰岸義一(1900-1985)、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 1886-1968)等人的影響,開始形塑他日後創作觀中所強調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等見解。從其畫風的轉變,亦可觀察到他逐漸跳脫自然形體,轉向呈現一個不可辨識、無以名狀的抽象精神世界。 《作品1660》的基底可見到粗獷的深灰色線條連續性的運筆軌跡,產生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構圖,邊角均以乾燥的筆觸來回掃刷擴散,形成碎裂朦朧的色面。濃稠的白色顏料,以線條或色面帶來了掩蓋的效果,表現出干擾襯底深灰色連貫線條的破壞性作用。其中,特別的是,李氏重複運用了勾、挑、圈的豪邁筆勢,在畫面中央上形成許多如圓形一般的輪廓,再以寥寥幾筆深幽的墨綠色,勾勒出線條較為纖細、形體也較為窄小的相同呈現,除了突顯了相對色彩之間的張力外,更讓圓中央的空洞穿透、顯現出下方色彩層次,塑造了一個異於傳統繪畫中景深與透視的潛意識空間。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